<
免费项目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的0-6岁(7岁以下)儿童。

二、内容与方法

(一)健康检查时间

1、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由村医或镇专干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对家长进行喂养、发育、防病、预防伤害和口腔保健指导。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等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按高危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2、新生儿出生后28-30天,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镇(中心)卫生院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头围测量、体格检查,对家长进行喂养、发育、防病指导。

3、婴儿期至少4次,分别在3、6、8和12月龄;3岁及以下儿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间隔6个月;3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1次。

(二)健康检查内容

1、问诊:喂养及饮食、生长发育、生活习惯、过敏史、患病情况等。

2、体格测量:体重、身长(身高)、头围、胸围。

3、体格检查: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头颈部、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耳、鼻、口腔、胸部、腹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4、心理行为发育监测:定期了解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发育偏离儿童。有条件的可开展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

5、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在婴幼儿 6~8、18、30 月龄时分别进行 1 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在 6、12、24、36 月龄时使用行为测听法分别进行 1 次听力筛查。

(三)健康评价

以儿童的年龄或身长(身高)为横坐标,以生长指标为纵坐标,将连续多个体重、身长(身高)绘制成曲线图,从而能直观、快速地了解儿童的生长情况,通过追踪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趋势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现象。

(四)指导

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疾病预防、口腔保健、伤害预防等。

(五)转诊

在健康检查中,发现任何不能处理的情况均应转诊。


  浏览量:818